1、先谈事例:丁太升
感觉丁太升就像音乐圈的otto,无论是骂华晨宇还是张杰还是那英,先通通开一遍,对音乐审美之类的话题也能侃侃而谈,不过他自己创作起来就露馅了,做出来的实在很抽象。我是觉得挺好的,看个乐子。

「当今自媒体人贵在接受自己小丑娱乐大众的属性。」

可惜的是网友们接受不了,看到丁太升骂着自己听不惯的音乐人喜形于色,表示转粉;下一期看到怎么骂了自己喜欢的歌手,在评论区直接破防。直接举例,丁太升几乎每期视频都要嘴两句华晨宇,结果近来有一期给了个高的评价。进来看乐子的网友没有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,开始原地破防,这就属于自我意识过盛了。往后两分钟,这期的最差颁给了张杰,这时另一拨人又开始破防,一种循环属于是。

2、就事论事是一种奢侈的品质
向外延伸一下,虽然丁的节目也只是建立在自己听音偏好上的主观聊天,连专业的门槛都不好说跨没跨进,但有一点我是认同的,现在大伙只喜欢全盘肯定或否定。就像某个连锁餐厅被曝光缺斤少两,那一定有人来吐口痰说:“这家巨难吃,真不知道吃它的人是不是都是脑残”。同样的,我们谈及某些已故的艺术家时,能平淡地评价“他的作品杰出,但道德有瑕疵”。但放到尚且还能吃饭喘气的现代艺人身上,这种辩证就荡然无存了。
比如我真的不太喜欢许嵩的唱法,但我的音乐库里仍然有不少他的歌,Apple Music推的《假摔》我真的很喜欢。
比如周杰伦林俊杰等的地位毫无疑问,无人能撼动,但真的能说他们没有烂歌吗?(笑死,对于我来说,周的新专辑一首都加不进歌单,林最近和Gentle Bones合作的那首不错,但演唱会主题曲的七千三百多天词曲都挺抽象的,五月天你的神曲更是让我的滤镜碎了一地)
在这种环境下,就事论事一定是一种奢侈的品质。可惜连平静讨论都做不到,更不提就点论点了。

那么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,喜欢某个艺人的和讨厌他的,形成两个小团体。喜欢的那拨人在群体意识下不断给自己强化“他真的太牛*了”的印象,讨厌的那拨人也不断强化着“身边人都讨厌他,喜欢他的一定脑子有问题”的印象。而当某一天这两拨人在某条微博或者某个视频的评论区相遇,就始了一场骂战。

3、信息茧房不只是被动推送,也是主动筛选。
说白了,互联网十余载,网友们变化真的很大。
现在的互联网巨婴们既要内容创作者娱乐大众,但又不接受任何不同的思想。你一个番茄炒蛋放糖的人,胆敢放一次盐就罪无可赦。创作者的领域被无限细分,你只能垂直地产出同一种内容,否则都是不务正业或是离经叛道。
看看有多少人其实只听经典老歌,但是他们会锐评“现在的歌都是一坨,华语乐坛要完啦!”便可知一二。
人可能就是会随着长大逐渐开始丧失接受新事物的能力,我也很清晰地感受到年龄越大,我生活中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,但庆幸我受过的教育没有让我成为自大到去辱骂那些新事物的人。

最后修改:2023 年 04 月 17 日
如果觉得有用/有趣,可以请我喝杯奶茶つ♡⊂